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管理 >> 管理技术 >> 网络计划 >> 资讯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实现设备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的原因及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因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基于WebGIS的电网运行监
基于PDA的变电站自动化系
基于多线程的变电站综合
基于保护整定值判别的电
基于面向对象知识库的电
美政府采用标准安全配置
Intel新一代CPU“Penryn
基于CAN总线变电站综合自
基于GPRS通信的配电变压
基于ArcIMS的电力系统配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基于Intranet的微机保护装置事故检验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Intranet的微机保护装置事故检验管理信息系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4 17:36:31
摘要:提出了一种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事故检验与管理手段。该系统是使用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对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验,并将检验报告在网络上发布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它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便捷的网络技术为基础,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方式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具有事故检验结果真实、可靠,系统使用与维护方便、灵活等特点。它的使用可大大有助于系统事故分析,促进继电保护事故检验工作步入规范化、网络化的进程。
关键词:继电保护;事故检验;管理信息系统;Intranet


1 问题的提出
  中国继电保护的应用已有80多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以其技术先进性取得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在高压和超高压电力系统中,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几乎可以说是一统天下。但是电网中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事故仍时有发生。到目前为止,我们缺乏有效的事故后保护装置检验手段,在进行事故分析时,又常常因保护装置失电、死机等所谓装置本身的原因取不出保护装置故障报告,而运行人员也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提供详实的保护装置动作信号及中央信号,因而事故后很难得到关于事故时保护装置运行与动作状况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数据,这给事故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无法查出原因,只得下结论“原因不明”。造成这种情况,固然有很多因素,但是,我们认为事故后检验管理不严或不当难辞其咎,其中甚至存在有隐瞒事故时保护装置、二次回路缺陷等真相之现象。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事故分析,而且会给电网运行带来隐患。
  “基于Intranet的微机保护事故检验管理信息系统”正是针对河南电网继电保护事故分析中出现的问题开发研制的。该系统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基础,其使用不仅大大有助于微机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分析,使有关领导和保护管理人员不必亲临现场就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保护装置事故后检验情况,并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而且,使用本事故检验系统对新投运的微机保护装置进行调试,可以保留、积累许多历史经验数据与结果,非常有利于以后装置的运行、维护与事故分析。

2 系统特点
  “微机型继电保护事故检验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主要技术特点:
    1)使用与维护方便、灵活
  系统采用浏览器界面处理数据,大量用户可以在Internet网上使用诸如信息查询、数据录入、统计、打印等功能,省去了安装和更新软件的麻烦,维护成本很低;同时管理界面采用浏览器界面,使得系统管理员可以在异地通过网络来管理系统。
    2)数据可以方便地导出到Word
  各次检验报告可以方便地导出到Word中,用户不仅可以利用Word强大的文本处理功能,编辑打印出自己满意的报告,而且“借用”现成的Word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可以大大地减轻开发的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
    3)事故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一旦为继电保护装置加入模拟故障量,则该装置的事故检验报告将以二进制数据格式自动生成,且数据经过加密处理,结果无法直接浏览与修改。假如将本次试验结果删除,程序也可以检测到。因此可以确保事故检验时检验数据、结果的真实性。
  4)检验报告审批流程在网上实现,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3 系统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
  该系统是使用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装置对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验,并将检验报告在网络上发布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其  工作流程分为五步:  1)现场检验———使用本系统所开发的事故检验软件对待检验保护装置进行检验,并且在检验结束后自动生成检验报告。该检验报告包括:试验参数(所加入到保护装置的U、I、设置的故障类型等参数)、保护装置整定值、保护装置跳合闸信息和故障报告及保护装置外部接入的开关量。报告为经过加密的二进制文件。
  2)检验报告上传———将所有检验报告打包,通过Internet或省电力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上传至该系统的系统管理员。
  3)检验报告解密处理———将二进制检验报告下载后,用所开发的解密软件进行解密,并且生成相应的试验参数、保护装置整定值、保护装置跳合闸信息和故障报告、保护装置外部接入的开关量四个可读文件。
  4)网络发布———以系统管理员身份进入“微机型继电保护事故检验管理信息系统”,读取解密后的检验报告,将检验报告在网络上发布。


  5)在浏览器上通过IP地址登陆系统服务器,进行检验报告的浏览及查询,并且可以将检验报告导出到Word,利用Word强大的文本处理功能,编辑、打印自己满意的报告。
  使用该系统最大的好处是,继电保护监督管理人员及有关领导不必亲临事故检验现场,只要通过身边的计算机就可以准确地掌握不正确动作保护装置详细且真实的现场检验情况与检验结果。在计算机上浏览检验报告,将其中加入保护装置的试验参数(U、I、Z、故障类型、是否永久性故障、故障是否转换等参数)与保护装置的整定值、保护装置外部开入量信息(重合闸方式、各保护元件投退状态等信息)进行比较,即可以分析出待检验保护装置应有的动作行为,将此分析结果与所显示的保护装置跳合闸信息和故障报告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出该装置动作是否正确。

4 系统技术说明
    4.1 微机型保护装置事故检验及报告生成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事故检验借助目前广泛使用的微机型继电保护测试装置,对其软件进行改进后实现事故后检验功能。事故后检验用软件以及检验报告自动生成所需的通讯程序皆用Borland C++编程。将检验报告数据传送给用Delphi编制的程序处理数据,将其加入数据库,建立实时数据库,进行动态显示、打印等。
    4.2 系统的网络运行模式
  本系统采用了Bworse/Server模式。因为采用此种模式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只需普通的浏览器,从而不仅安装、维护较方便,而且易被发、供电单位接受,利于系统的推广使用。
    4.3 系统的网络编程语言
  “微机型继电保护事故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发布与浏览功能是在网络上实现的。本网络系统采用ASP编程语言编制而成。ASP是服务器端的脚本编写环境,用它来创建动态Web页(网站浏览页面)或生成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
    4.4 系统的网络开发工具
  为了创建具有动态、交互、高效、美观的Web页面,本系统采用InterDev与FrontPage相结合的网站开发工具,两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首先,在Inter-Dev下创建WorkSpace,为每个页面编写ASP或HT-ML应用程序,着重进行功能上的设计,然后,在Fro-ntPage的编辑器下打开该文件,对页面进行编排和重组,使布局更加合理、美观,并可加入第三方语言设计的ActiveX构件。
    4.5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了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编程方面,采用了ASP中ADO访问数据库的实现方法。它与ASP结合,作用在服务器端,以提供含有数据库信息的主页内容。通过执行SQL命令,在浏览器画面中输入、更新和删除站点服务器的数据库信息。

5 结束语
  该系统经测试组的严格测试,各项功能达到了设计要求。目前,该系统已在河南省安阳市电业局及洛阳电业局试用。我们相信,该系统作为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事故检验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的使用可大大有助于系统事故分析,提高继电保护专业的管理水平,使河南省继电保护事故检验及管理工作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汪源生.基于WEB技术的电力技术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1):64-66.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05041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