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管理 >> 基础管理 >> 维修管理 >> 资讯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实现设备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的原因及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因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超临界的无烟煤PF点火
盘山电厂500 MW超临界机
亚临界锅炉汽水化学工况
800 MW超临界参数锅炉水
超临界火电机组及其仿真
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旁路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煤
超临界机组汽水优化控制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的
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热工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超临界1000MW机组控制策略问题           
超临界1000MW机组控制策略问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4 10:06:43
摘要: 从超临界机组控制工程的特殊性即从系统规模庞大、要求快速控制和快速保护,闭环系统的可控性和工程实际出发,指出分散控制系统(DCS)必须具有闭环控制的快速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特性。并以此为基点,研究了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问题。文章介绍了基于机组负荷指令的协调控制方法,以及有成功使用经验的动态加速信号;对于超临界机组非常重要的蒸汽控制策略,分折了可能的作法,推荐使用预测控制方法。上述方法,在国外工程中均有使用经验。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可控性;协调控制;预测控制;汽机;锅炉     目前,我国超临界参数、1000W级火力发电机组新建工程已经展开,这种先进的大型机组对分散控制系统(DCS)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将讨论超临界机组1000MWDCS的技术要求及控制策略问题。

1 大型超临界机组控制工程的特殊性

    大型超临界机组对DCS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此类要求来源于大型超临界机组控制工程的特殊性。

1.1 系统规模庞大

  以目前投产的2×900MW机组为例,由相关资料可知:

  (1) 单元机组侧的监视、控制的输入输出点数约为10000点。

  (2) 公共工艺系统侧监视、控制的总点数约为4000点。

  依照目前的设计要求,公共工艺侧的全部状态变量应传送至单元机组侧的DCS。因此,单元机组侧DCS监视、控制的过程变量达14000点以上,这已成为工业大系统。1000MW超临界机组控制工程也已属于工业大系统控制工程的范畴。

1.2 快速控制、快速保护

  (1) 汽机—锅炉必须进行协调控制,要求DCS实现快速控制、快速保护。这是多年来实践证实的认识。

  (2) 1000MW超临界机组普遍采用直流锅炉、直吹式送粉工艺,又因采用超临界参数,进一步提出了快速控制的要求。在工业大系统的背景下,实现可靠的快速控制,已成为1000MW超临界机组控制工程的一个核心技术问题。

  (3) 现代控制理论揭示了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控性(Controllability)。闭环控制系统的可控性本质上以控制周期来衡量。实时性好即控制周期(T0)短,可控性好;反之,控制周期长,实时性和可控性即差,直接的结果就是控制精度差。

  (4) 从实际工程考虑,控制系统总是在各种扰动的环境下工作,扰动后的过渡过程短,是系统稳定性的标志性参数。当受控过程一定,且采用优化的比例积分(PI)调节参数后,扰动过后的过渡过程将仅与控制周期相关。以汽机为受控对象,扰动之后过渡过程(T)与控制周期(T0)之间的量化关系如下

  1) 单回路调节方案:TW=6×T0

  2) 串级PI调节方案:TW0=2.4×T0


           TW1=6×(TW0+T1)=14.4T0+6T1



  式中,TW为闭环工作周期;TW0为串级回路、内环闭环的工作周期;TW1为串级回路、外环闭环的工作周期;T1为模拟量输入用时;T0为控制器的控制周期,即为输入信号用时、控制运算用时、输出信号用时的总和。

  在4∶ 1衰减准则下,3倍的闭环工作周期后,阶跃扰动将衰减至初期值的0.0156,这可认为已达到稳态。由此可知,对汽机受控对象而言,阶跃扰动后的过渡过程T与控制器的控制周期(T0)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上述关系虽然是对特定对象给出的,但不难确信具有一般意义。

  由此可知,T0短则过渡过程短,系统稳定;T0长则过渡过程长,系统表现欠稳定。由于闭环系统总是处在外部、内部扰动的环境下工作,T0过长,则闭环系统总是处于过渡过程中,将呈现不稳定状态,这不是期望得到的结果。由此可知,短的控制周期是必需追求的目标。这对于超临界大型机组控制系统至关重要。

1.3 可靠性

  (1) 软件的可靠性问题更为突出。近30年来,集成电路工艺,印刷线路板的设计、制造、装配工艺、检查手段,已有极大进步。但设计思想不同、设计中的取舍准则和强调的重点不同、软件缺陷等,这一系列的“软”问题显露出来了。又由于软硬件的结合日益紧密,软件规模日益扩大,使该问题更为突出,应引起注意。

  2) 关于冗余问题。“冗余”仍然是提高可靠性的有效手段。然而对于实际工程,冗余技术的重点不在于冗余的多重性,而在于系统自身的固有可靠性,以及故障判别及切换准则的正确性。即应关注:

  1) 故障判别的准则是什么,故障判别的完备性如何;

  2) 切换部件或系统是惟一的,其可靠性至关重要,它是保证正确切换的最终关键环节;

  3) 切换后的扰动总是存在的,如何平滑过渡,使扰动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实践证明:单部件、单系统的可靠性(包含硬件、软件)是任何系统可靠性的基础;切换部件往往也无法进一步冗余。因此,这种单部件的可靠性应格外引起重视。高可靠的单系统、准确完备的故障判别准则、简单可靠的切换逻辑,有益于总体可靠性的提高。

  总之,大型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是一类典型的大系统。在工业大系统的背景下,利用DCS实现高可靠性的快速控制、快速保护是重点和本质。

2 控制策略问题 

  对于大型超临界机组快速稳定控制的工程含义有2点:

  (1) 要求机组负荷变化时,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负荷跟踪变化快。

  (2) 无论处于何种运行工况,受控工艺的参数应稳定在允许范围内。

  DCS的控制周期(T0)要短和正确选择控制策略是实现快速、稳定控制的二大因素。

2.1 汽机-锅炉之间的协调控制

  机组协调控制的主要目的是:

  (1) 协调机-炉之间动态过程的速度差异,使得受控工艺参数稳定。

  (2) 负荷需求变化时,锅炉系统能够快速地增、减机组的出力,平稳地满足电网需要。

如何选择锅炉侧的负荷需求信号,是实施协调控制的第一个问题。

2.1.1 直接能量平衡法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300MW机组制造技术时,也引入了“直接能量平衡法”的协调控制思想。其要点是:

  (1) 取汽机调节级蒸汽压力信号p1,并以此信号为基础,演化运算后得到信号Y,并将Y送入锅炉控制系统,作为稳态负荷需求信号,使锅炉系统产生的蒸汽能满足汽机正在消耗的蒸汽。

  (2) 为了克服信号p1固有的正反馈性质,出现了2种自p1演化为Y的方法,即

    

Y1=p1[1+k(pts-pt)]     (1)

     Y2=p1·pts/pt      (2)




     式中,pt为机前蒸汽压力;pts为机前蒸汽压力设定值;k为常数,当k=1/pt时,式(1)与(2)相等,由此可知2式一致。

  (3) 由于p1、pt全是机组状态变量,由式(1)或式(2)可知,只有先出现所需的p1、pt,才能生成信号Y1、Y2。因此,本质上这是一种锅炉负荷跟踪汽机负荷的“炉跟机”控制策略。此策略无法超越锅炉系统的迟延时间常数。

  (4) 锅炉侧最大的迟延时间,由物理过程产生,即给煤—制粉—送粉—燃烧—热交换—蒸汽功率。

     在实际生产中尽管可以利用锅炉蓄能(直流炉此值远低于汽包炉)以及磨煤机的蓄粉作用,适当地加速这一物理过程,但终究大局已定,无法根本改变。这是基于信号p1进行协调控制的本质弱点。

2.1.2 基于机组负荷指令信号的协调控制策略

  (1) 机组发电负荷指令UD(Unit Demand),是最早出现的机组负荷需求信号,它不受锅炉系统诸环节的迟延影响。从时间上分析,信号UD比p1至少超前1个锅炉时间常数。UD不仅时间上有优势,而且不受机组各种扰动的影响,不存在p1的正反馈作用。但是,UD往往是一种阶跃信号,例如,从800MW提升到1000MW。此信号不能为锅炉系统所接受,因而需将UD处理后形成锅炉系统可接受的斜坡功率指令信号——MWD(MW
Demand),见图1。信号MWD的斜率,即是每分钟的出力变化率,由当前的机组设备状态决定。由于UD和MWD是预知信号,因此锅炉系统可以立即跟踪执行,无p1信号的滞后、迟延现象。

    


图1 UD信号与MWD信号



  (2) 由信号UD产生的信号MWD,是锅炉稳态功率需求信号,具有开环、前馈控制的性质。在MWD的基础上再叠加协调偏差变量(即主蒸汽压力的偏差信号),形成最终的锅炉功率输入指令信号BID(Boiler
Input Demand)。其关系可用式  

  (3)描述

BID=MWD+k(p0-ps)(3)




  式中,p0为主蒸汽压力的设定值;ps为主蒸汽压力值;k为大于零的常数;BID为锅炉输入功率需求量;MWD为锅炉系统可接受的斜坡功率需求量。

  (3) 实践证明,基于式(3)的协调控制策略,锅炉负荷变化迅速。这种控制策略已经成功地广泛用于国外超超临界1000MW机组的控制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22 动态加速信号

  (1) 为了进一步克服锅炉系统的大迟延特性,国外的大机组控制工程中,还需要使用动态加速信号(Signals of Boiler Input Rating):①燃料加速信号;②给水加速信号;③送风加速信号;④主蒸汽温度加速信号;⑤再热蒸汽温度加速信号;⑥风箱挡板加速信号等。

  (2) 加速信号是一类特殊的加强微分信号。机组工作在稳定负荷时,它不发生作用;机组工作于负荷变动工况时,它发生加速作用,可起到克服锅炉惰性的效果。

2.3 蒸汽和流体温度控制

  (1) 带有启动分离器的直流锅炉,从锅炉启动到汽机通汽,一次过热器入口前的蒸汽温度控制,或旁路至分离器的流体温度控制,是一重要的调节控制内容。不仅有温度的定值控制,而且有温度变化的速率控制。一般说来,此温度自低于200℃始,依预定曲线升至370~400℃(依锅炉厂给定参数而定)。其曲线形状如图2所示。

    


图2 旁路流体温度控制



  (2) 由于此处无喷水减温手段,因此被调变量只能是给水量、燃料量或其比值。给水量必须满足运行工艺的要求,因此它的动态响应虽然快,但是不可能大幅度变化,本质上仍然以调节燃料量为基本手段。于是形成了以燃料量为参数,校正水/燃比值,最终达到调节一次过热器入口蒸汽温度的目的。这种策略,由于中间物理过程多,迟延滞后大,给该回路的有效控制造成了困难。

  (3) 理论上,此类大迟延环节的解决方法有:

  1) 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策略。由现代控制理论告诉知,只要数学模型准确,原则上不存在设计控制策略有什么困难,各种观测器理论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提炼准确模型,是很困难的。况且不同厂家的锅炉会有差异,模型也将随之变化,这在工程中难以做到。

  2) 近似模型法——各种预估控制方法。精确模型得不到,可以采用近似模型。各种预估模型仅要求对迟延有一概略的理解,这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考虑,当然也是一种出路。

  3) 基于工艺变量测量值的预测控制方法。

  a) 令控制参数矢量为R=(r1,r2,…,rn )。这里当然简单一些,仅为给水量、燃料量等。

  b) 扰动量为给水温度、燃料热值变化等。

  c) 经过的物理过程为:给煤—制粉—送粉—燃烧—热交换—蒸汽温度。

  可以得到蒸汽温度T的测量值,此值经历了滞后和迟延作用,因此其函数关系可表示为

T=f(R,τ,d)



  这里控制变量为R,延迟参数为τ,扰动为d。测量值T包含了全部物理过程的信息,这是基于R值和测量值T能够进行预测控制的物理原因。

  4) 预测控制方法概述。有多种多样的预测算法,依实际问题而定。基本作法如下:

  1) 令当前时刻记为t0,过去的时间值记作:t-1,t-2,t-3,…,t-n。

  2) 当然已知的2组测量序列值为:

    

R0,R-1,R-2,…,R-n             (4)

    


T0,T-1,T-2,…,T-n             (5)




  3) 依选定的预测算法、已知的采样间隔值以及预测的时间间隔,优化选择n值,从而确定了要采用的数据个数。

  4) 根据序列(4)、(5)的数据,按预定算法可以计算出时间Δt后的预测温度值,记作T·Δt;用此值作为反馈变量,提前了Δt,调节当前的水/燃比值或燃料量,达到超前控制,克服了大迟延难以解决的目的。总的控制逻辑如图3所示。

    


图3 温度预测控制回路



  5) 开关合向“1”时,使用预测控制;开关合向“2”时,旁路该模块,不产生预测控制,即为常规PI调节回路。关于预测算法,可参阅数据滤波、参数拟合或系统辨识等相关理论。

  6) 理论和实践均已证实,合理选择预测算法以及相应的参数n、采样间隔时间,可以预测5min之后的汽温。基于测量值进行温度预测的控制策略,在国外超临界大型机组控制工程中,已经得到成功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结束语

  (1) 大型超临界机组控制工程中,必须更加重视控制作用的快速性。要求DCS具有更短的控制周期,采用动态响应快速的锅炉控制策略。这是与亚临界、汽包炉控制策略的重要区别。原则上可以这样认为适合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控制工程的DCS和控制策略,可以适合于汽包炉、亚临界参数机组;反之则不成立。本质原因在于,超临界机组的工艺过程要求DCS具有更高的可控性和更短的控制周期。

  (2) 在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综合中,要重视如下环节:

  1) 锅炉稳态负荷需求信号的选择,选择p1信号不够理想,UD和由此产生的MWD信号应当是更好的选择。

  2) 在负荷变动工况下,如何加速锅炉侧的动态响应,特殊设计的强微分信号是一种较好的设计。这种思想已在工程中得到体现。

  3) 对于具有大迟延特性的一次过热器入口蒸汽温度控制,应给予重视。基于观测值的预测控制策略以及各种预估器方法,在实际工程中是比较可行的选择,特别是前者,已有成功使用业绩。   

4 参考文献
[1] 刘 维.可控性和控制周期.自动化博览,2005,6(3).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05041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