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管理 >> 基础管理 >> 维修管理 >> 资讯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实现设备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的原因及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因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青天河二级电站2号机组技
紧水滩电站220kV开关站防
湖南镇电站220kV开关站构
湖南镇电站220 kV开关站
平固变电站2号变分接开关
变电站220kV母线支柱事故
宝珠寺电站2#机振动摆度
220kV东北郊变电站2号主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北郊站220 kV黄北线雷击故障分析           
北郊站220 kV黄北线雷击故障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4 9:47:53
刘宝奎 罗真海 马辉
广州电力工业局,广东广州510600


1 故障描述
  2001年6月21日15时06分,北郊站220 kV黄北线U相发生故障,黄北线2458断路器U相跳闸,重合闸启动。紧接着,在U相断路器重合之前,220 kV 6号母线母差保护动作,运行于6号母线上的黄北线2458(V,W相)断路器、北嘉乙线2457断路器、广北乙线206B断路器、2号变中202B断路器和分段2026断路器跳闸,220 kV 6号母线失压 。故障发生时,现场目击者听到一声沉闷的巨响,看到U,V相电流互感器(TA)间出现一个大火球并发出强烈的白光,稍后升起白色的烟雾并随即散去。现场测量U,V相TA间距离为1.93 m。
  雷电定位系统的记录显示:当日15时06分~15时07分共有7个负极性雷落在220 k V黄北线125~129号铁塔之间,雷电流幅值在-8.5~36.8 kA之间,北郊变电站2.5 k m范围内无雷电活动。
  6月22日送电管理所对线路进行特查时发现:220 kV黄北线129号塔U相玻璃绝缘子雷击闪络,导线线夹两侧的导线烧花1 m,地线线夹两侧的导线烧花1 m。实际雷击故障点与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点十分吻合。
  过电压使相间发生闪络非常少见,分析其发生原因对设备安全运行、设计等有重要的意义。
2 故障记录及分析
2.1 故障前北郊站220 kV侧运行方式
  故障前北郊站220 kV黄北线、北嘉乙线运行于6号母线,广北乙线206B断路器 、2号变中202B断路器合闸,并通过206A和202A断路器与5号母线合环。分段2026断路器在合闸位置。
2.2 继电保护及录波动作情况分析  
2.2.1 保护动作情况
    黄北线主Ⅰ、主Ⅱ保护均是高频距离出口,220 kV 6号母线母差保护动作。
2.2.2 录波动作情况
  第一阶段:在0 s至0.046 s,U相电流和零序电流较大,U相电流有效值达19.2 kA,零序电流有效值达20.4 kA。
    第二阶段:在0.046 s至0.49 s,U相电流为0。  
    第三阶段:在0.49 s至0.56 s,U相电流、V相电流和零序电流较大,有效值分别为8.5 kA,8.1 kA和16.4 kA,U相电流和V相电流相位大致相同。
  第四阶段:在0.56 s至0.585 s,U相电流及V相电流较大,相位相反,电流值相等,有效值均达1.6 kA。
2.3 动作分析
  在分析保护动作之前,先说明黄北线TA一次接线特点:黄北线TA一次侧两个绕组的串联是通过TA顶部的金属外罩实现的,而U,V相TA的放电点就在TA顶部的金属外罩上,其接线原理见图1。
                       
    根据以上接线及录波图进行分析:
  a)黄北线线路首先发生U相接地故障,0.046 s后黄北线主I、主II保护高频距离出口跳开U相断路器。
  b)跳开U相断路器后,在0.49 s开始发生U相和V相相间短路故障,此时由于U相接地故障未消除,因此故障发展为V相经过U相接地(见图2)。
                      
   
由图2可知,发生V相经过U相接地故障时,在U相二次感应到的电流IU由(IV1+IV2)组成;由于IV1,IV2反极性,因此在V相二次感应到的电流由IV1与IV2之差组成。由于故障点靠近北郊侧,IV1远大于IV2,因此(IV1+IV2)略大于(IV1-IV2),且相位由IV1决定,所以U相电流略大于V相电流,且相位相同。这一结果与录波图相吻合。 
    由于故障电流只经过TA的一个绕组,产生的磁通将减少一半,二次感应电流也将减少一半,此时的TA变比将增加一倍,因此根据录波图折算的一次电流值应为:IU=17 kA,IV=17 kA。
  由图2可知,220 kV 6号母线U相母差感应差流即为IU,母差动作一次值设定为3.0 kA,IU(8.5 kA)大于3.0 kA,因此在0.56 s时U相母差动作,其结果正确。
  V相母线一次差流接近平衡,但由于黄北线TA变比增加一倍以及IV2的影响,V相母差感应差流值应为0.5 IV1+IV2,约为8.1 kA,IV(8.1kA)大于3.0 kA,因此在0.56 s时V相母差动作,其结果正确。
  c)在0.56 s时母差保护动作后,北郊侧三相断路器跳闸,但由于黄埔侧V相断路器在运行中,故障变成黄埔侧黄北线V相经过北郊侧U相接地(见图3)。
                      
    发生黄埔侧黄北线V相经过北郊侧U相接地的故障时,在北郊侧U相二次感应到的电流IU=-IV,因此U相电流IU等于V相电流IV,但相位相反。因此在0.585 s时黄埔侧保护动作,切除故障。这一结果与录波图相吻合,此时北郊侧的一次故障电流应为3.2 kA。
3 杆塔雷击闪络原因分析
  首先计算220 k V黄北线129号塔的耐雷水平。计算参数如表1所示,根据文献[1]给出的计算公式,得反击耐雷水平I1=102.9 kA,绕击耐雷水平I2=12 kA。
   
    雷电定位系统显示,15时06分~15时07分,共有7个负极性雷落在125~129号塔之间,雷电流在-8.5~36.8 k A之间。根据上面的计算及雷电流的测量数据可以推断:此杆塔的反击耐雷水平(102.9 kA)远大于实际雷电流值(12 kA),因此 ,雷击不可能由反击产生,雷击跳闸是由绕击产生的。U相导线位于铁塔的边相,属于易绕击相。
4 U,V两相TA顶部间击穿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情况及继电保护动作情况分析,可以得出U,V两相TA顶部间发生了击穿现象,现场勘察发现U,V两相TA的外绝缘有明显的烧灼痕迹,停电后检查也发现了放电点,证实了U,V两相TA顶部间确实发生了击穿。下面对其击穿的原因进行分析。
4.1 确认事实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未发现附近有任何外来物体和烧焦物体残片,从U,V两相TA放电点的分析也排除外来物体导致短路的原因。
  计算结果表明,TA发生放电处的直击雷防护裕度非常大,可排除直击雷的可能性 ;另外,雷电定位系统的记录也证明,在故障发生时,北郊站2.5 k m的范围内无雷电发生。因此,可以确认TA处的放电现象不是直击雷产生的,雷电过电压是由线路传入变电站的。
4.2 雷击过电压分析
  根据雷电定位系统的记录和实际查线结果,在距离变电站TA位置约3.9 km处的黄北线129号杆塔有雷击发生,从雷电定位系统的记录可以清楚发现,该处在1 s之内曾发生多次雷击。结合保护动作和录波的结果,可以推断故障经过:一次雷击U相线路导致U相断路器跳闸分断后,在0.1~0.2 s的时间内,后续再次雷击U相线路产生雷电行波,在开断的线路末端发生全反射,产生较高的雷电过电压;同时,V相导线上感应的与U相波头相反的雷电波也传到变电站,在U,V相的TA处,大气过电压击穿空气间隙。
4.2.1 雷电过电压幅值估算
    为确认上述推断,下面进行计算论证。
  220 kV线路悬式绝缘子串为13片,U50%约为1 200 kV,因此雷击点雷电行进波起始幅值最大约为1 200 kV。雷电定位系统显示,在U相断路器开断后的0.1 s有一幅值为11.8 kA的负极性雷落到线路上,参考绝缘配合的计算公式[1],11.8 kA雷电流在导线上的过电压为1 180 kV。雷电波行进3.9 km的线路衰减率约为40%,此时断路器处于开断状态,雷电波在断路器断口处发生全反射,考虑到雷电波经3.9 km线路的传输,其波头已大大减缓,其反射叠加值取0.6,因此到达变电站断路器断口处的雷电波幅值为1 152 kV。由于TA与断路器的距离很近,二者可视为一点,因此,U相TA上的最大雷电过电压也为1 152 kV。另外,雷击点V相导线上感应出极性相反的雷电波,按文献[1]推荐的公式计算,其幅值为463 kV,同样按40%的衰减率计算,该反极性的雷电波传到TA处的值为278 kV。则U,V相间冲击电压差为1 430 kV 。U相TA对地是负极性雷电过电压,干弧距离为2.3 m的冲击放电电压达1 750 kV,发生对地闪络的概率为0。U,V相间TA的空气间隙为1.93 m,按棒-棒电极,其间隙的U50%为1 300 kV,外加1 430 kV的冲击电压,发生相间闪络的概率为99.9%以上。当然,考虑工频电压在雷电行进波到达时刻U相的相位为负的最大值时,U,V两相的电位差会更大。
4.2.2 U相断路器断口耐压情况的分析  
    断路器断口的正极性冲击耐受电压为950 kV,根据有关正负极性冲击SF6气体放电试验数据推算,断路器断口的负极性冲击耐受电压为1 102 kV,而U相断路器断口处的过电压为1 152 kV,因此,理论上U相断路器断口仍有一定的击穿概率。由于U,V两相TA顶部间隙优先闪络,保护了断路器,否则,有可能造成断路器爆炸。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U,V两相TA顶部间隙的击穿是由于一次雷击U相线路导致U相断路器跳闸分断后,在未重合闸之前,后续再次雷击U相线路产生雷电行波,在开断的线路末端全反射,产生较高的雷电过电压所致。
5 反事故措施
5.1 故障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故障原因有以下两点:
  a)TA相间距离只有1.93 m,不满足文献[1]规定的2 m的要求,耐受过电压强度不足。
  b)在断路器处于开断状态下,进线间隔无雷电侵入波保护,这对断路器断口等设备是十分危险的。
  更严重情况下,即变电站出线第一基杆塔遭受雷击(正极性雷最严重),断路器处于断开位置,断路器断口击穿的概率非常大,有可能造成断路器爆炸。
5.2 反事故措施
  虽然文献[1]对长期闭合运行的断路器的220kV,110 kV出线未有安装线路避雷器的要求(在满足母线避雷器保护范围的情况下),但由于广东是多雷地区,线路连续落雷事件时有发生,有可能在断路器开断未重合前侵入雷电波,破坏断路器等设备。省内深圳供电局、珠海电力局和佛山电力局等出现过3次断路器开断状态下雷电侵入波造成断路器爆炸的事故。因此提出以下反措建议:
  a)加大TA相间的距离,满足文献[1]规定的间距2 m的要求。
  b)由于北郊站地处多雷地区,上面提到的严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因此建议加装特殊状态下雷电侵入波保护装置,比如加装无间隙ZnO避雷器、线路避雷器或空气间隙装置。从技术上讲,无间隙ZnO避雷器是最好的保护方式,但存在预试停电优点是避雷器本身故障时,不会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空气间隙装置是最简单、最易维护 、价格最便宜的保护装置,但间隙装置产生的截波对变压器及SF6断路器的绝缘有影响 ,同时,由于SF6断路器的伏秒特性比较平坦,间隙装置与SF6断路器进行完全绝缘配合有困难。因此,我们在北郊站采取的措施为:先在出口第一基杆塔安装线路避雷器,同时积极研究仅用间隙装置的保护方案。
6 结束语
  广东是雷电活动非常强烈的地区,本来极少出现的断路器重合闸前又连续雷击线路的事件,在广东也发生了多起。运行经验证明,变电所的直击雷防护的可靠性 ,比沿架空输电线路侵入雷电波防护高10倍以上,变电所的危险是来自雷击进线保护段以内产生的侵入波,故进线段保护又称为危险段。因此,有必要对广东的变电站进线段保护进行深入的研究,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正在研究用间隙装置作为在特殊情况下的保护方式,即:间隙装置与避雷器之间可以进行绝缘配合 ,在断路器处于正常闭合状态下,由母线避雷器保护侵入波;只有当开断的状态下,间隙装置才起作用。这样既减少了故障概率,又不提高雷击跳闸率 。如前所述,间隙装置的不足之处是SF6断路器与间隙绝缘配合有困难,所以我们的指导思想是:SF6断路器与间隙装置除陡波外都能绝缘配合,允许极低概率(比如100年一遇)的很陡的侵入波造成设备故障,这在技术上极大地减少了故障概率,同时其投资和维护工作量非常低。欧美发达国家几乎在所有的变电站都使用间隙保护装置。因此,间隙装置是值得研究的有前途的进线保护方法。



参考文献


[1]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S].
[2]朱德恒,严璋.高电压绝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3]周泽存.高电压技术[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05041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