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管理 >> 基础管理 >> 维修管理 >> 资讯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实现设备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的原因及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因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资讯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火车煤螺旋自动取样器的剖析           
火车煤螺旋自动取样器的剖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4 10:31:44
火车煤螺旋自动取样器的剖析 陆文彬
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湘潭411102)

0    
  目前,国内研制的火车煤自动取样器,为了解决取深样的问题,较多的装置采用了螺旋取样器。

1 自动取样装置的基本要求  
  取样就是在车箱中某点取一个煤样,称为子样。
1.1 对子样的要求
  a.数量。每批煤(指同一个矿点,在同一列车中,下同),不管车箱多少,子样不少于18个,同一个车箱中子样不得少于3个;
  b.位置。选定“三点法”、“五点法”、“交叉法”和“18点法”等。
  c.重量。子样的重量与煤中的颗粒大小有关,对应颗粒大小/(mm)<25,<50,<100,>100(大颗粒占5%以上),子样重量分别为1,2,4,5kg。
  按目前我国供应原煤的情况,因各矿差异很大,一般取每个子样重4~5 kg较为宜。
  d.深度。标准煤样规定取样深度为煤层表面400 mm以下取一个子样。为抽查各矿的装车情况,需抽检任何煤层的煤样,一般最深不超过1.8 m。
  e.工具。工具宽度大于煤中最大颗粒的2.5~3倍,根据这一标准计算,最大工具不小于250 mm×300 mm。因此,研制的取样器,圆形直径不小于250 mm;方形不小于250 mm×250 mm。
1.2 对取样器的要求
  a.所设计的取样器应能顺利通过煤层,取到指定煤样,在数量、重量、位置、深度(任意值)等方面,符合“GB475”标准。
  b.在取出煤样的过程中,不发生混样、窜样和丢样。混样即煤样和弃煤混合;窜样即2个子样特别是2个车箱、2个不同矿点煤样之间窜杂在一起;丢样即被指定点取出的煤样,在输送过程中丢失;
  c.在规定取某点样的过程中,不发生移位(即被迫提出取样头换一个位置或发生偏斜避开取样器头部所压的“四大块”),能处理煤样中的“四大块”以及大煤块,并能如实取出煤样而不发生“丢样”,确保取样的真实性。

2 螺旋式取样器结构取样机理剖析  
  螺旋式取样器是螺旋输送机的一种特殊工况。
我们知道,螺旋输送机一般输送干燥、不粘结的物料,并可作搅拌机使用,当输送粘结性、含水量大的原煤时,其叶片、轴的粘煤现象严重。因此,在电力生产的输煤系统中,几乎没有用螺旋输送机作为单纯的输煤设备的,但垂直设置的特种螺旋机,能钻入煤中的任意深度,能将煤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因此,有的装置中,又选择垂直螺旋作为燃煤取样头。图1所示是一个螺旋取样器简图。
  图1中,当螺旋转动时,靠自重或液压推杆、齿条传动等装置,使螺旋取样头钻入煤中,在螺旋叶片和外壳的组合作用下,使煤在管中提升,当提升弃煤到弃煤孔时,打开弃煤门,使煤落回到车箱;提升煤样时,关弃煤门、开煤样门,使煤样导入集煤样斗中。虽说各厂生产的样机,放弃煤和煤样的方法、设置的位置、设门的多少不一样,但基本原理和要达到的目的相同。为了抽查车箱底层煤样,如果最大深度为1.8 m的话,则螺旋的长度在2 m以上,这么长的垂直螺旋,在运行中将会产生下列现象:

 
  a.当煤的含水量在8%左右时,煤在叶片、轴以及叶片与轴的交接处粘煤严重,特别是无烟煤、贫瘦煤。这种粘煤现象,在输送中被煤中的“四大块”冲击而脱落,且又会粘上新煤,其粘煤——脱落——粘煤——脱落的反复变化过程,在时间上可能是瞬间,也可能粘结多天,它的粘结程度随煤中的水分变化而变化。粘煤和脱落的反复过程,在提升弃煤和煤样的过程中均会发生并毫无规律。螺旋取样器的最大问题是提升弃煤和煤样在同一根螺旋管中进行,因此上述粘煤脱落的现象,产生严重的混样、窜样,影响所取煤样的真实性。
  b.水平安装的螺旋机,在输送颗粒大小不等的原煤中,虽说由于离心力和摩擦力不同,煤的大颗粒和粉状煤向前移动的速度并不相等,但相差不大;对于垂直安装的螺旋取样器来说,除上面的因素外,加上重力的作用,煤中的“四大块”提升得慢,而细颗粒煤提升较快,产生混样、丢样现象。由此可见,在接近放样时,弃煤中的“四大块”掺入到煤样中现象严重,而煤样中的“四大块”将丢失。以2 m长的螺旋取样器为例,其提升煤样和弃煤的比例为1∶16,因此,这种掺入、丢失的煤量不可能相等。不管是采用速度控制(转数)、重量控制(容积)还是人为判断,其实际收到的已不是原指定点100%的煤样,这种混样现象,严重影响了取样的精确性。有的螺旋取样器,采用类似分割法取样方式,即先将弃煤输送完,再旋转取样,然后单独提升煤样。表面上看起来可以避免“四大块”的混样,但这种先放完弃煤再取煤样的办法,全凭操作人员的视觉判断,特别在夜间,这种判断很难正确,实际和人工取样相同,存在很大的人为干扰因素,何况有的大颗粒,由于重力大往往离正常煤流还有一定距离,这在全密闭的圆管中,是无法判断的。因此,发生混样、丢样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c.在设计中螺旋叶片与外壳必须有一个间隙,水平安装的螺旋机其间隙为7~10 mm;垂直安装的间隙为3~5 mm。一个2 m长的螺旋取样器(管径为Φ273×10),按3~5 mm间隙计算,则间隙中可存煤量为4~7 kg,相对于5 kg煤样来说,其比例已达80%~140%。这部分煤在螺旋提升煤样、弃煤的过程中,对于有粘结性的湿煤,则煤粘结在管壁四周,碰到煤中“四大块”时又会脱落。对于干煤或粘结性差的煤,则煤中小于5 mm的颗粒煤会象下雨一样连续不断的掉落,当5 kg煤样从底部提升到2 m高时,其中含上面掉下来的弃煤量是可想而知的。当然,真正想要取的煤样,在提升过程中同样会发生这种下落现象,而产生丢样。
  d.螺旋取样器的出样方式,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出料,它的“死角堵煤”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当煤样孔比弃煤孔低或相等且开始排弃煤时,必须将放样门关闭,假如放样孔门的尺寸为150×200 mm,那么即使放样门能盖到螺旋管的管壁只剩壁厚10 mm的死角煤(全部为弃煤),其重量为0.3 kg,当打开放样门时,这部分弃煤也会全部混入煤样中,约占煤样的6%左右。实际上由于导煤的需要,所接的斜导煤管较长,开闭门的位置不可能安装到靠近螺旋管的外壁,必须有一个距离,因此,这部分死角煤的数量更大,它所占煤样的比例,远远超过10%。实际所取样的代表性较差。如果弃煤孔比煤  样孔低,则会发生丢样,其丢样的比例与混样相同,23本文不作详述。
  e.螺旋取样器应该将Φ250 mm直径范围内的煤样(含“四大块’)全部取出。但目前使用的螺旋取样器,头部如图2a,b,c三种形式,当螺旋钻入煤中时,其外壳是不转的,因此,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图2a的结构:在螺旋头部装一横刀片,刀片本身对煤中的“四大块”破碎能力不大或没有破碎能力,只起一个喂料的作用,能进入螺旋中的最大颗粒(宽度方向)约80~85 mm(根据轴颈螺距确定),碰到“四大块”压在管壁中间时,则无法继续下钻,被迫移位或将“四大块”甩出Φ250 mm直径以外,挤入非取样区的煤中而形成丢样,变成好煤取出、杂质(四大块)丢掉的现象。
  图2b的结构:取样头做成一个钻头型,且突出管壁口。钻头能将较松的块煤钻碎,钻碎后的小块煤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四周煤中,并不一定能全部取出煤样,对其他杂物处理能力较差,碰到“四大块”压在管壁中间,同样会产生图2a的丢样、移位现象。能进入煤样的颗粒大小与上述相同。
  图2c的结构:取样头做成钻头形,顶尖与管口平齐,虽说对块煤的处理能力比上述略好,但对其他杂物的处理能力和上述2种情况相同,其丢样、移位的现象不会改变。


3    
  综上所述,螺旋取样器的丢样、混样、窜样的可能性,远比其他取样器大,煤样的代表性、真实性也比前者差。这种弃煤和煤样在同一根长螺旋管中提升的取样器,严格的说,作为一个带计量性质的装置是不可取的。这种取样方案,是忽略了众多实际工况的一种误导。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05041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