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之家行业门户网运行
文章 下载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设备维修与管理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设备维修与管理 >> 设备管理 >> 基础管理 >> 维修管理 >> 资讯正文
 
赞助商
 
 
最新文章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索设备备件更换规律,实现设备
 创新设备管理 提升竞争优势
 设备管理关乎企业效益
 TPM自主保全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驱动离心泵的电机电流高的原因及
 离心泵运行时不打量的原因
 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
 计量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推荐技术
 
 
相关文章
 
基于WebGIS的电网运行监
基于PDA的变电站自动化系
基于多线程的变电站综合
基于保护整定值判别的电
基于面向对象知识库的电
基于CAN总线变电站综合自
基于GPRS通信的配电变压
基于ArcIMS的电力系统配
基于Intranet的微机保护
基于LabVIEW平台的转子特
 
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客服电话:0571-87774297
信   箱:88ctv@163.com
我们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


s

b

g

l

.

j

d

z

j

.

c

o

m

 

一种基于电压序分量的高压线路保护选相元件           
一种基于电压序分量的高压线路保护选相元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4 9:40:44
0)<285°时为C相单相接地故障。
  (2)受端判据
  ①-30°<arg(g26-13.gif (110 bytes)0/g26-13.gif (110 bytes)2)<30°且-50°<arg(g26-13.gif (110 bytes)1/g26-13.gif (110 bytes)0)<130°或30°<arg(g26-13.gif (110 bytes)0/g26-13.gif (110 bytes)2)<90°时为BC两相接地故障。
  ②当-30°<arg(g26-13.gif (110 bytes)0/g26-13.gif (110 bytes)2)<30°且130°<arg(g26-13.gif (110 bytes)1/g26-13.gif (110 bytes)0)<310°时为A相单相接地故障。
  ③当90°<arg(g26-13.gif (110 bytes)0/g26-13.gif (110 bytes)2)<150°且-50°<arg(g26-13.gif (110 bytes)1/g26-13.gif (110 bytes)0)<130°或150°<arg(g26-13.gif (110 bytes)0/g26-13.gif (110 bytes)2)<210°时为CA两相接地故障。
  ④当90°<arg(g26-13.gif (110 bytes)0/g26-13.gif (110 bytes)2)<150°且130°<arg(g26-13.gif (110 bytes)1/g26-13.gif (110 bytes)0)<310°时为B相单相接地故障。
  ⑤当-150°<arg(g26-13.gif (110 bytes)0/g26-13.gif (110 bytes)2)<-90°且-50°<arg(g26-13.gif (110 bytes)1/g26-13.gif (110 bytes)0)<130°或-90°<arg(g26-13.gif (110 bytes)0/g26-13.gif (110 bytes)2)<-30°时为AB两相接地故障。
  ⑥当-150°<arg(g26-13.gif (110 bytes)0/g26-13.gif (110 bytes)2)<-90°且130°<arg(g26-13.gif (110 bytes)1/g26-13.gif (110 bytes)0)<310°时为C相单相接地故障。

4 仿真结果

4.1 仿真条件
  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M、N为保护安装处,F1为反向远距离故障、F2为反向出口处故障、F3为正向出口处故障,F4为线路末端故障。线路参数采用零序耦合集中参数,其中 线路阻抗角为80°,系统阻抗角为85°,线路阻抗为正序100 Ω,零序阻抗为250 Ω。两侧电源相位差分别为0°、30°、70°,M侧为受端和送端情况。接地电阻分别为300、100、20、10 Ω和金属性故障。其运行方式如表1所示。

 

27.gif (1169 bytes)

图2 电力系统模型

表1  运行方式

运行方式 ZSM ZSMO ZSN ZSNO 中—中 100 50 100 15 大—大 15 5 20 15 小—小 400 200 400 200 大—小 15 5 400 200 小—大 400 200 20 15 中—小 100 50 400 200 大—中 15 5 100 15 中—大 100 20 20 15 小—小 400 200 100 5 特殊1 3 000 1 500 3 000 1 500 特殊2 3 000 1 500 20 15 特殊3 15 5 3 000 1 500

表1中,ZSM、ZSN分别为系统M、N的正序阻抗;ZSMO、ZSNO为零序阻抗。‘大’、‘中’、‘小’表示运行方式的大小,‘特殊’表示特殊的小系统。
4.2 仿真结果
  根据以上的运行条件仿真计算了在各种条件下的结果如下。
  (1)M侧为送端时
  ①A相单相接地故障时:θ的变化范围为123.1°~-93.8°,其中上限121.1°发生在两侧电源拉开70°,大—大运行方式时F4点的金属性故障。下限-93.8°发生在两侧电源拉开70°,大—大运行方式时F1点故障,接地电阻为300 Ω。
  ②BC两相接地故障:θ的变化范围为-59.1°~52.1°,其中上限-59.1°发生在两侧电源拉开70°,大—大运行方式时F4点的金属性故障。下限52.1°发生在两侧电源拉开70°,小—小运行方式时F1点故障。过渡电阻为100 Ω。
  结果表明,M侧为送端时可以正确区分单相和两相接地故障,并至少有15°的裕度。
  (2)M侧为受端时
  ①A相单相接地故障时:θ的变化范围为143.9°~-62.8°,其中上限143.9°发生在两侧电源拉开70°,特殊2运行方式时F1点的金属性故障。下限-62.8°发生在两侧电源拉开70°,大—大运行方式时F1点故障,接地电阻为300 Ω。
  ②BC两相接地故障:θ的变化范围为-42.8°~73.9°,其中上限-42.8°发生在两侧电源拉开70°,中—大运行方式时F1点的金属性故障。下限73.9°发生在两侧电源拉开70°,大—大运行方式时F4点故障,接地电阻为20 Ω。
  结果表明,M侧为受端时可以正确区分单相和两相接地故障,并至少有10°的裕度。
  综合以上分析所得,零序、正序电压的相位差是可以正确区分单相和两相接地故障的,并且至少有10°左右的裕量。
  对于g26-13.gif (110 bytes)0g26-13.gif (110 bytes)1的分区方法也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其结果与理论推导结果相一致。另外,对F2和F3之间的转换性故障也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电压序分量之间的相位差与单点故障时完全相同,能够正确区分故障相,但电流的序分量则可能要误选相。例如表1的‘小—大’运行方式,系统中发生F2点C相接地、F3点B相接地时,g26-13.gif (110 bytes)1g26-13.gif (110 bytes)0g26-13.gif (110 bytes)2相位相同,本文的方法能够正确判定为BC两相接地,而此时零序电流和负序电流的相位差为230°左右,用电流序分量的选相方法[1]要误选。

5 结论

  (1)通过对零序、负序、 正序电压在接地故障下的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由零序、负序、正序电压所构成的新型故障序分量选相元件。该元件主要由2部分组成,首先用零序、负序电压进行比相,从6种接地故障中选出2种,然后再由正序、零序电压进行比相,进一步区分单相接地和两相接地故障。 
  (2)这种新型的序分量选相元件原理简单、选相可靠,不仅能对一般性故障正确选相,而且在转换性故障、同杆并架上的跨线故障等特殊故障情况下也能正确选相,满足了高压及超高压线路保护中对选相元件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朱声石.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2 葛耀中.新型继电保护故障测距原理与技术.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3 徐振宇.一种序分量高压线路保护选相元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7(3)
4 葛耀中.相位比较式对称分量选相元件.继电器,1990(1)

上一页  [1] [2]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机电之家设备管理网
    致力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
    网络110
    报警服务
    服务热线:0571-87774297 传真:0571-87774298 电子邮件:donemi@hz.cn 服务 QQ:66821730
    机电之家(www.jdzj.com)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设备维修与管理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05041018号